<linearGradient id="sl-pl-stream-svg-grad01" linear-gradient(90deg, #ff8c59, #ffb37f 24%, #a3bf5f 49%, #7ca63a 75%, #527f32)
0%
...

2024工业硬核盘点!十大新闻带你领略“中国制造”风采

2024年是实现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。面对外部压力加大、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,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,我国工业战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全面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精神,较好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,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、稳中有进,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,新型工业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。

2025年到来之际,“中国制造”评选出“2024年中国工业十大新闻”。通过回顾这些重大新闻事件,连点成线、聚线成面,为读者勾勒出我国工业在2024年的发展轨迹。回望,是为了更好地前行。让我们积蓄力量再启航,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上,奋力谱写推进新型工业化新篇章。

党中央部署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

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重要指示强调,新时代新征程,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,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。2024年,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提出,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,对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出明确要求。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“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”“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”,为我们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,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进一步指明了方向。

我国工业战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全面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精神,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、稳中有进,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,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.7%左右,新型工业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。

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点火成功

2024年10月7日,我国自主研制的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在上海临港首次点火成功。

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是我国首次自主研制的最大功率、最高技术等级重型燃气轮机,技术指标与国际主流F级重型燃气轮机基本相当。采用的新技术、新材料、新工艺对我国燃气轮机基础学科进步、产业技术发展有显著的带动辐射作用,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燃气轮机点火试验是整机试验验证阶段的首个重大试验,主要任务是验证整机设计、制造的有效性和试验测试系统的功能完整性,为全面开展整机验证奠定基础。

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的点火成功,是我国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。C919累计交付14架,首艘大洋钻探船“梦想号”正式入列,“嫦娥六号”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,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建成并首发成功,300马力级无级变速拖拉机量产应用……2024年以来,大国重器频频“上新”,我国产业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。

 

 

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,首次突破1000万辆

2024年11月14日,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1000万辆达产活动举行。这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,同时我国也成为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年度达产1000万辆的国家。

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大关,为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走出了坚实一步,是汽车工业发展史上的全新里程碑,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再上新台阶,迎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。

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、绿色发展的主要方向,也是我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、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。目前,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已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。数据显示,2024年前11个月,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和销量分别达到1134.5万辆和1126.2万辆,同比分别增长34.6%和35.6%。

与此同时,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实现新发展。截至2024年10月,我国共建设17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、7个车联网先导区,遴选出16个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、20个“车路云一体化”应用试点城市,开放测试道路总长度超过3.2万公里,发放测试牌照超过7700张,测试里程累计超过1.2亿公里,各地智能化路侧单元部署超过8700套。

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修订发布

2024年12月23日,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2024年178家国家高新区评价结果。中关村科技园区、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、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国家高新区列综合评价前50名。

国家高新区评价工作是引导高新区贯彻落实国家战略导向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,对各个时期高新区的发展均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。2024年10月12日,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最新修订的《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》,进一步强化评价的战略导向作用。

截至目前,我国共有178家国家级高新区,贡献了全国20%以上的工业增加值,集聚了30%的高新技术企业、40%的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、50%的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和发明专利、60%的科创板上市企业、70%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、80%的全国重点实验室。

七部门发文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

2024年1月29日,工业和信息化部、教育部、科学技术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实施意见》),围绕制造业主战场加快发展未来产业。

《实施意见》聚焦未来制造、未来信息、未来材料、未来能源、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等六大方向,提出到2025年和2027年的发展目标,并提出推动前沿技术产业化的具体举措,构建未来产业的发展生态。

下一步,有关部门将特别聚焦人形机器人、脑机接口、元宇宙、下一代互联网、6G、量子科技、原子级制造、深海空天开发等领域,实施一批科研攻关项目,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,形成一批标志性产品,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,建设一批企业孵化器。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先行先试,开发典型应用场景,探索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,培育更多高新技术企业、独角兽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。

《稀土管理条例》正式施行

《稀土管理条例》(以下简称《条例》)自2024年10月1日起施行。《条例》明确,稀土资源属于国家所有,国家依法加强对稀土资源的保护,对稀土资源实行保护性开采。同时,鼓励和支持稀土产业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产品、新材料、新装备的研发和应用,持续提升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水平,推动稀土产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。

据了解,《条例》首次以行政立法形式规范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,主要规定了管理体制、项目核准、总量调控、综合利用、环境保护、销售流通、产品追溯、进出口管理、储备管理、法律责任等重点内容,突出了保护性开发和坚持绿色发展的特点,对推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。

专家表示,《条例》是覆盖稀土全产业链的综合性法规,涉及稀土生产、流通、储备等环节,赋予了监管部门必要的监管手段、惩处依据和措施,为规范稀土市场经营秩序、改善产业发展环境提供了法治保障。

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网上线

2024年7月30日,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建设并运营的中小企业综合在线服务平台——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网正式上线。

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网通过充分运用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,广泛汇聚各类服务资源,实现找政策、找市场、找人才、找资金、找培训、找算力、找服务、汇办事等多种服务功能和企业自测服务。目前已完成对现有省级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和地(市)服务平台的连通覆盖,为中小企业提供7×24小时全天候、一站式智能服务。

在各方协同努力之下,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,生产经营持续改善,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。截至2024年11月,我国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4万家、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1.46万家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557家,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达到300个。

制造业人才支持计划启动

2024年7月1日,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,组织开展2024年制造业人才支持计划申报推荐工作。

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,促进高质量创新发展,须构建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相匹配的人才支撑体系,夯实制造业人才储备基础。制造业人才支持计划包括创新企业家项目、先进制造技术人才项目、先进基础工艺人才项目。2024年,面向全国工业和信息化重点领域,遴选支持100名左右创新企业家、300名左右先进制造技术人才、500名左右先进基础工艺人才。

2024年,我国工程师队伍建设也取得了新突破。2024年9月,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浙江省建设的首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实践基地(数字技术领域)在浙江杭州揭牌成立,该基地旨在联动央地资源、深化产才融合,围绕实践教学、能力评价、文化交流、协同创新等,积极探索工程师培养新模式。

我国新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1383家

日前,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了2024年度绿色制造名单。2024年,我国新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1383家。

绿色制造是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。随着新培育的1383家国家级绿色工厂的入选,截至目前,我国已累计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6478家,这意味着我国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再次取得新进展。

2024年,我国以实现工业领域碳达峰目标为引领,大力推行绿色制造,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升级,培育壮大绿色新兴产业,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,全面推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。强化顶层设计,出台《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》《绿色工厂梯度培育及管理暂行办法》《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》等一批政策文件;培育骨干企业,新培育符合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企业51家;推广典型经验,遴选推广工业企业、园区废水循环利用典型案例58个;推广先进技术,遴选推广先进适用节能降碳技术装备346项;加强服务指导,为全国1980家中小企业、工业园区提供工业节能诊断服务;完善标准体系,发布工业绿色低碳领域行业标准60项。

加强电动自行车行业管理系列文件出台

2024年4月30日,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《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条件》(以下简称《规范条件》)和《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》(以下简称《管理办法》),旨在加强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管理,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,提高产品质量,推动行业高质量与健康可持续发展。

《规范条件》主要从企业布局、工艺装备、产品质量与管理、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、安全生产、劳动者权益保障、消费者权益保障七个方面提出要求;《管理办法》主要规定了电动自行车企业规范公告的申请条件和监督管理内容。

为进一步引导电动自行车行业安全健康发展,2024年12月,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布《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健康评估工作指引》,为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的健康评估及检测提供指引。

栏目: